自9月份開展調研工作以來,榮縣通過一個多月深入基層進行分類調研,一體推進了組織設置、班子配備、干部儲備、債權劃分。分類調研全覆蓋2500個村組,通過調研,累計發現整理反饋各類意見建議700余條。
榮縣對標省、市剛性要求,進一步深化、量化、細化縣級調研清單,綜合黨員數量、產業分布、地域類型等因素,分別篩選出組織空心化、單一化、復雜化村級黨組織4個、7個和3個。
調研組織設置,“三個一批”健全體系
榮縣通過實施帶動一批、聚合一批、拆分一批的“三個一批”行動,探索黨組織跨村聯建、并村新建、村企共建等組織設置形式,試點推進2名黨組織書記跨村(居)選任,以強帶弱實現黨組織優勢互補、發展共享,從而使14個黨組織全面建強,及時消除影響換屆不利因子。
“蔡家堰村和武官村資源稟賦獨特、未來前景廣闊,但近年來村級發展進入了一定的瓶頸期,結合調研組意見并經鎮黨委慎重研究,在本村暫無合適人選情況下,通過跨村選派2名敢于擔當、積極作為的同志代理黨組織書記,有效破解了發展困局。”雙石鎮黨委組織委員鐘小春對跨村選任高度認可。
調研班子運行,“四級包保”優化功能
調研中,突出匯報聽取、個別談話、問卷調查三措融合,結合基層黨組織“三分類三升級”,全縣指導確定干群矛盾突出、遺留問題較多、選情復雜、軟弱渙散等四大類12個村級組織為重點對象。
如何整改,怎樣提升班子功能?榮縣的做法是,鎮(街)黨(工)委書記包保、一村一組,全覆蓋成立13個鎮街攻堅專班,同步落實軟弱渙散村1名縣級黨員領導聯村、1名鎮領導班子成員包村、1名第一書記駐村、1個縣級機關結對的“四個一”措施等關鍵舉措,倒排工期實行一對一“拔點作戰”,確保班子提質晉位。
“我們通過與軟弱渙散村黨組織開展思想聯心、班子聯建、活動聯辦、學習聯抓等結對共建“四聯”行動,切實幫助后進黨組織整頓提升,在短時間內村黨組織面貌有了較大改觀。”榮縣教育體育局機關黨委書記鄒玉龍說道。
調研隊伍建設,“五項行動”提升素養
“之前對回村頂崗任職還有些猶豫,擔心自己能力水平跟不上,辜負了黨和鄉親們的厚望,沒想到黨組織不僅‘扶上馬’,還‘送一程’,讓我對未來扎根農村,服務群眾更有信心了。”來牟鎮鴿子村農民工后備力量劉惠興奮地表示。
針對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后干部大調整、大融合實際,榮縣重點查核了21個鎮(街)村級后備力量和干部素養培育情況。同時持續推進農民工回引培養提占比、提能力、提質效、提報酬、提作風“五項行動”,及時將850余名優秀農民工、致富帶頭人充實到村級后備力量隊伍,并依托26個縣鎮村三級村級干部實訓基地開展專項提能1200余人次,持續充盈換屆人選“蓄水池”。
調研換屆風氣,“四級聯查”防控風險
“雖然我們村的整體風氣比較好,也不存在村干部吃拿卡要的情況,但是現在村上的集體經濟紅紅火火,加上合村后村上的資金資產更多了,不核實清楚點怕是要不得。”一位村民對入戶走訪的調查組成員說道。
為了切實防控財務風險,榮縣由縣級牽頭,針對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后村情變化實際,圍繞人文環境、發展環境、服務環境、治理環境4個方面,對196個村各類資產存量、結構、分布、效益情況進行全面清查核實,通過健全“村級自查、鎮審查、片區交叉查、縣抽查”四級聯查聯審機制,集中力量組織開展村級財務清理和村級干部離任審計,做好村級集體財務收支情況、村級債權債務、群眾集中反映問題審計結果等“三個公開”,算好算清算準村級換屆“經濟賬”。(李杰 特約記者 蔣兵)
編輯:李鈺華
責任編輯:陳翠
0